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动态:钉钉如何撬动汽车巨头的效率飞轮?

2023-03-17 23:09:53        来源:   技术领导力

上周,跟三位汽车制造业的读者郭工、许工、马工交流,我们聊了研发生产效率提升方面的话题,他们给我讲一些企业的实践案例让我蛮吃惊的。我们一般认知上的“传统行业”,其实数字化建设反而走在很多所谓科技公司前面。


(相关资料图)

你根本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把这些形而上的数字化、好工具,用到自己工厂管理、产品研发当中的,K哥作为IT管理顾问,走访过很多企业,仍然被车企的这些效能提升实践震撼到了。

谈到汽车研发生产,你可能会想到精益生产、看板管理、安灯系统(Andon)等等,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球的生产管理方式。半个世纪过去了,不论是企业治理思想,还是管理工具,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借助效率工具再一次打破生产力天花板的标杆企业。

01

长城汽车的郭工告诉我,一款新车在投产之前,都会经过复杂的决策和细节的打磨,一道道工序上的不同决策,都会给后续环节带来千差万别的影响,因此畅通的决策与信息的有效传递,对汽车研发来讲尤为重要。

在研发和生产一款新车之前,一般会单独立项去做技术预研,应用新技术去提高这款车的智能感或科技感。 技术预研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沟通频繁、会议特别多,需要跟各部门人员不断碰撞讨论,最后形成共识。

去年,郭工牵头推进了智能座舱V4平台的技术预研,从可行性分析、项目组建和分工、资源和预算投入、到正式立项方案制定,协同了多个研发中心,进行了多轮技术碰撞。

这些来自5、6个部门的研发专家包括视觉工程师、车型项目总监、技术规划部专家、智能化部门专家以及架构专家,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一次的碰撞讨论都是在钉钉会议里完成的,有的用电脑直接加入云会议,有的聚集在线下的会议室里,用钉钉的会议一体机或者其他大屏设备,加入到同一个会议中。每一次会议也会用到自带的云录制功能,记录下专家的建议,会议结束后会自动生成一份会议纪要,方便后续重新审视、评估新技术的可行性。

郭工对我说,K哥你知道吗?我们团队用了钉钉会议后,我作为项目负责人,自己的能力边界也得到了扩展,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一支强大的数字化军团给我提供弹药,帮助我进行高效的项目管理。

对此,K哥深有体会,老读者知道,我从一名程序员做到了上市公司CTO,就是从会山会海当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我太知道会议效率对组织的重要性了。

关于会议效率,在管理界有个法则,叫“ 8-18-1800 ”,什么意思呢?

就是,想要开会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最多8个人参与;开展头脑风暴,最多18人;如果是为了向广大员工集体告知某些事项,1800人也无妨。

在钉钉这一类在线会议工具面前,这条法则就失效了,就像前面郭工讲的例子,只要有需要,他可以把任意人拽到会议里,突破了人数、地理、空间的束缚,提升了在汽车研发项目中新技术预研的效率。

02

“在车企工厂管理当中,车间巡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观测和记录设备运转情况、岗位的工作负荷情况、生产的安全情况等等 ,可以说车间巡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及时有效的工厂管理举措。”广汽丰田的许工向我介绍道。

许工是广汽丰田的科室管理者,车间巡检是他日常工作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许工告诉我,以前他把每次巡检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累计起来有100多张,查询和统计非常麻烦。所以他开始寻找各种工具,能够服务于日常业务,释放团队的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网上也找过几种软件,但因为功能单一也不太符合制造现场的实际需求,就放弃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工在钉钉上看到了低代码工具,经过简单的学习,他尝试搭建了一个车间巡检应用,没想到竟然轻松地搭建成功了,这个应用替代了原先的一两百张管理表格。

后来,许工一发不可收,他陆续又搭建了10几个其它应用。需要说明的是,他并不是专业程序员,也没有任何的技术背景,但是他借助低代码工具,通过拖拉拽轻松搭建应用

相对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来说,低代码既快又好,成本还很低,不仅激活了个体的创造力,让应用开发更简单,也满足了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03

汽车生产制造究竟有多复杂?我特地请教了一汽集团的马工。

马工告诉我,汽车生产制造一直被誉为“制造业皇冠”,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组件和材料多,以一辆家用5座小轿车为例,包含上万个部件;

二是,生产环节复杂,包括设计和研发、零部件制造、组装、涂装、质检、装配、测试等等,每个流程又包含几十道工序;

三是,供应链管理超级复杂,光零配件供应商、合作伙伴就有数百家,遍布世界各地。

由于制造过程的复杂,导致了车企想要提高生产效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传统车企靠的是经验、人力和拼搏精神,但现在,同样的做法已经不凑效了,效能提升已经没有太大空间。

俗话说,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到了数字经济时代,必须转变新的思路 。

马工还给我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一汽从2019年开始在集团内全面推广实施钉钉,打造了“EASY”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移动数字化办公、千人千面,还将整体办公效率提升了30%以上。

做过管理的都知道,在一个12万人的大型车企,能够将效率提高30%,这个故事足以写入到世界企业管理经典案例中。

04

我问马工,你在一汽集团从事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工作多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马工深思片刻后说,还真有那么几件:

有一次,一位路试司机反馈上来一个大屏花屏的问题,从问题的定位到解决,中间卷了70多个人进来,整整花了半年时间。为什么解决一个花屏问题会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呢?

是因为,汽车研发是分软件和硬件的,排查起来就比较繁琐。当时是先从设计上去排查,去沟通屏的供应商,确认无误后再到内部的主机研究院,都没有问题的话,后来判断问题可能是出现在了屏和主机中间的那条连接线上,就找了连接线的供应商来解决。

当这些设计环节确认没有问题后,就得去和工艺的部门去确认是否是做线过程中出现了破损、工人装配时压弯问题。要是工艺没问题,就开始查是不是单件的质量有问题,质保部门又出现了,整个沟通过程十分冗长。

马工回忆说,整个问题处理的过程,人都要崩溃了,于是他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后来发现就是出在项目管理上,因为信息是散乱的、碎片的、缺乏上下文的,每到一个新的环节,有新的对接人进来,就需要重复沟通。

于是马工采用Teambition作为项目管理工具,项目相关的背景信息、资料、前序的排查工作、处理细节、责任人全部都在项目看板上清晰展现,大大降低了协作沟通的成本。

在Teambition里,马工觉得“问题跟进”这个功能特别好用,到点就能提醒每个责任人,每天还可以自动发日报,同步完成率和延期率,就不需要再人工统计了。管理者还可以进到Teambition的甘特图界面,项目进度一目了然,及时关注那些拖期率高的项目。

马工告诉我,未来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将越来越依靠团队的高效协作和知识的有效应用来达成目标。K哥作为技术管理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熵减,使组织从无序到期望的有序 ,这就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秘密所在。

05

企业实现熵减的基础,就是建立 “耗散结构”组织 。那么,什么是“耗散结构”?

这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戈金提出的理论,是指:“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后来这个理论被引入到组织管理学当中,指导企业管理和组织变革。

一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丰田,通过钉钉上的生产力工具,打造“耗散结构”组织,转动企业效率提升的飞轮,使企业熵减。

与其说,这些“百万俱乐部”的车企都选择了钉钉,倒不如说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硬核工具,加速提升自己的研发生产力。

K哥谈了很多车企研发生产效率提升的故事,其实就是在讲大型企业如何应对“ 帕金森定律 ”的问题。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一效应使得企业的机构迅速膨胀,资源浪费,员工积极性下降。

以钉钉Teambition、视频会议、低代码为代表的超级生产力工具,帮助规模庞大的组织紧密衔接、协同作战、快速且高质量地形成战斗力,从而有效破解了组织的“帕金森定律”魔咒。

在跟许多大型车企CIO交流的时候,他们问我,K总,到底我们车企有没有必要引进生产力工具,必要性有多大,又能产生多大价值。

我给他们说了几个数字,全国数十家大型车企都上了钉钉,每天几百万汽车人在使用钉钉沟通协作,每天要开上万个项目会议,产生上千万字的文档和笔记……所谓“超级生产力工具,驱动研发生产效率提升”,这已经是最好的例证了。

最后,数智时代下,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甩掉你的不是时代,而是你传统的思维和相对落后的观念,共勉。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