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六合区助力陕西山阳县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世界观焦点

2023-05-24 05:56:24        来源:   南报网

六合区助力陕西山阳县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房前屋后建起“增收棚” 青山绿水绘就“致富经”

秦岭深处“宁商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京市对口协作商洛市

助力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晓言

通讯员王成华易红涛

“来,你们看,这就是刚送来没两天的菌棒。”近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街道王庄村,村民杨长存小心翼翼地掀开家中大棚的一个口,向记者展示让他增收的“宝贝”:再过十来天,棚里的300个菌棒就能长出可以采摘的香菇。届时,陕西兴茂绿能农业有限公司会来收购,杨长存家中就又多了一笔收入。

家中有“宝贝”的不止杨长存一家。在杨长存家不远处,陕西兴茂绿能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飞正看着工人在菌棒生产车间里施工。兴茂绿能的前身是张志飞和村集体合办的王庄村志诚种植合作社,在创建之初就曾得到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

2021年,新一批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的成员来了之后,决定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动员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当地山多田少,闲置的弱劳动力比较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香菇,既能把农户家中的庭院利用好,也不用农户投入很多资金,年纪大点也可以种植。”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成员、山阳县发改局副局长巴群介绍,目前王庄村已建成大棚363个,带动363户农户种植香菇,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对于张志飞来说,即将建成的菌棒生产车间承载着更加光明的未来。“以前我们都是在大棚里培养菌棒,一般需要5个半月的时间,周期长不说,温度一高还容易出现高温烧袋的情况。”张志飞说,在联络组的大力支持下,生产车间将于5月底建成,届时菌棒的培养周期将缩短至3个半月,也不再受高温天气影响,预计年生产菌棒500万袋,产值可达2000万元。

清泉飞瀑、茶山环绕、油菜花开、艾草青青……从山阳县城往东南方向走上五六十公里,就到了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法官镇法官庙村。

法官庙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由于交通不便,几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村,沿河而居的村民连过河往来都是件难事。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成员、山阳县副县长李舜说,结合当地实际,他们决定坚持绿色、全域、创新发展模式,多维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打响“秦岭原乡·田园法官”品牌,助力法官庙村的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在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下,法官庙村入户水泥路实现了全覆盖,提升“白墙灰瓦坡屋顶”的特色民居,改造荷塘栈道、休闲凉亭,并打造了梯田有机茶园、农事体验、稻田农耕和油菜花观光旅游线,举办采茶节、插秧节、龙虾捕捞节、秋收节等系列乡村旅游节活动,既丰富了景区内涵,又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

“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没想过我们平时种的农产品也能成为抢手货!”当地一位村民感慨说,以前阻碍出行的绿水青山如今变成了“金山银山”。

同样在一二三产融合上下功夫的还有丹山源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作为2022年“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活动开展以来法官镇建设的第一个苏陕协作项目,该示范园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指导农户利用现有土地种植油菜、芝麻等农作物,企业签订协议统一收购后进行深加工,形成种植、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同时,示范园还结合乡村旅游需要,规划建设了游步道和网红打卡点,让游客可以在春季看油菜花,秋季赏金黄稻田。

“除了资金支持,联络组还为我们开阔思路,转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陕西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文根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生产的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不仅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经济效益也更好。

徐文根举了两个例子:普通的本地稻米售价2元/斤,丹山源的稻米选用外地优良品种、施有机肥,在市场上可以卖到8元/斤;普通的挂面售价3元/斤,丹山源的木耳、香菇等养生挂面售价10元/斤。

产业发展带动起就业增收。徐文根说,目前产业示范园刚投产不久,已带动10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希望未来示范园发展得越来越好,带动更多农户走向致富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